光绪年间的纯阳仙观石碑“出土”。
“纯阳仙观”道教石碑就是在集翠亭附近发现。
据说玉帝曾在七星岩巅宴请百仙;汉钟离、铁拐李、吕洞宾三位大仙曾在玉屏岩顶弈棋喝酒,山路上至今还留着他们的脚印。七星岩上,清风明月夜,人们还常常隐约听到山上仙人们的欢笑……
仙人脚印、何仙姑座下莲所化的八音石……这些传说故事都和阆风岩、玉屏岩有关,相信不少老肇庆人都听过,但为何流传这些故事呢?
10日,光绪甲辰年制的“纯阳仙观”石碑在七星岩玉屏岩“出土”,牌匾和传说有联系吗?不足百米高的阆风岩、玉屏岩拥有“玉皇殿”、“三仙观”、“十八奶娘庙”、“碧霞宫”等六座道教庙宇,其密度国内罕见,阆风岩、玉屏岩和道教文化有怎样的渊源?
记者 万涛 文/图
七星岩现百年道教石碑
光绪甲辰年制的“纯阳仙观”道教石碑,在七星岩玉屏岩“出土”。广东天文科普基地五羊天象馆馆长齐步云10月10日表示,“纯阳仙观”石碑的重现表明肇庆“仙文化”或许与广州五羊城“仙文化”有着紧密的渊源。
据说,纯阳仙观每年农历四月十四日“吕仙诞”信众聚集,香火鼎盛。据记载,当年纯阳仙观的门联上书:“野菜连根煮,湿柴带叶烧”,可见其道行了得。
“纯阳仙观”位于玉屏岩西南面山脚,建于清光绪三十年间(1905年),有“道教的洞天福地”之誉,设有山门、纯阳殿、观音殿、拜亭、厅、阁等十多间建筑,塑有吕祖、观音神像和关羽等忠臣孝子的牌位,然而,上世纪50年代后“纯阳仙观”内建筑大部分毁塌,记者看到“纯阳仙观”原址被杂木杂草围避,唯有“纯阳仙观”花岗岩门柱子仍被镶嵌在现代水泥之中。
民俗学家谈雅伦介绍,仙观于上世纪50年代拆毁,在60年代做过茶馆,后在其旧址上建了玉屏饭店,曾红火一时。
但如今只留下这石碑,10日早上,记者在玉屏岩集翠亭旁看到,该“纯阳仙观”道教石碑约长300厘米,宽80厘米,高18厘米,为花岗岩石材,碑文“纯阳仙观”为阴雕刻体,时间为“光绪甲辰年”。
峭壁上三仙观的三大仙
在七星岩的东部阆风岩与玉屏岩比肩而立,东峰叫“阆风岩”;西峰叫“玉屏岩”,阆风、玉屏二岩东西延展相连。“阆”字,音浪,《新华词典》解析为“空旷、门高大”,而“阆风”一词,屈原的《离骚》中已有应用,意指天上人间的超凡世界。谈雅伦介绍,阆风实际上是昆仑山的一个峰名,神仙居住处,从对它的命名就可知它被赋予和道教文化的渊源。
三仙观又名“大觉寺”,依悬崖峭壁而建,进入三仙观中,神座上方书“三仙拱照”,左边厢吕洞宾身负宝剑,右边厢铁拐李手扶铁拐,酒葫芦系于铁拐之上,汉钟离捏着指决居中而坐。
据史料记载,当时阆风岩、玉屏岩几座庙宇中,三仙观的三大仙(泥塑)是塑得最好的,尤以铁拐李最为著名,据传,当年铁拐李的眼睛特别传神,只要进入大殿,无论走到哪个角落,铁拐李的眼睛都会看着你。可惜这些塑像毁于“文革”。现存的塑像是1986年重修三仙观时重塑的。
而玉皇殿则位于阆风和玉屏间的半岩上。始建于明万历十八年(1590年),清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重修,由客堂、大殿及客房三部分组成,建筑面积280平方米。殿内供奉吕洞宾、汉钟离及铁拐李三仙座像。
据说,原来玉皇殿殿内有一只铜香炉,能预测天气,十分神奇,可惜在抗战期间丢失。玉皇殿位于屏风岩的鞍部,风景绝佳。殿内现存的是漆布贴金玉帝塑像。据传原来的神像是泥塑,玉帝前面有日、月、星、辰四斗星君。
关于十八奶娘庙,据居民回忆,过去民众到十八奶娘庙求“丁“,参拜时带上油灯,参拜后把油灯点燃然后带回家,以求添丁。刚建好时的十八奶娘庙,泥塑像涂上五色油彩,十分艳丽,现在摆的是后来的石雕塑像。
七星岩与北斗七星排列神似
道教是中国的本国宗教,七星岩排列状如天上北斗,很自然成了道教的首选地,七星岩拥有七星文化。四川古建筑研究所所长、总工程师鲁杰认为,实际上,七星岩与北斗七星的排列神似,斗拱排列基本相同,只是斗柄稍有不同,北斗七星是弯过去,七星岩的三个基本是直的。
鲁杰认为,肇庆七星岩以七星命名,更主要是反映了一种文化心理,集中体现了古人对七星的顶礼膜拜,将最美的地方配以最吉祥的名字,描绘为人间仙境。其实最大的联系是一种文化心理的联系,由北斗七星衍生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七星文化,而道家将北斗七星崇奉为七位星神。
七星岩与七星文化联系主要体现在道教上,七星文化的形成与道家有很大关系。解放前阆风岩、玉屏岩一直香火鼎盛,可以说七星岩也是一个道家胜地。
七星岩开发是明万历三年
道教传说故事和道教建筑为何集中在阆风岩、玉屏岩?谈雅伦告诉记者,明后清前(1564—1746年)长达182年两广总督府移驻肇庆,肇庆成为两广军事指挥中心,这是肇庆经济飞速发展之时,同时道教文化也大行其道。
对七星岩进行开发建设是明万历三年,王泮(肇庆知府)到任之后,在两广总督吴桂芳的支持下,王泮开始了对七星岩山峰和周围环境进行整治。一是郑重为七座岩峰命名,七峰为:阆风岩、玉屏岩、石室岩、天柱岩、蟾蜍岩、仙掌岩、阿坡岩;二是开辟了环湖山通道,铺设蹊径石磴,方便攀登,无虞安全。
谈雅伦说,可以说王泮当时的命名就注定了阆风岩、玉屏岩和道教文化的渊源,而山路石级的修通,为屏风岩上“纯阳仙观”等香火的旺盛奠定了基础。
|